訪談:林峰池建築師 ╳ 設計簿
 
我喜歡寫生,經常帶著畫本在外面到處跑,看到有感覺的人、事、物都想藉著畫筆將它描畫出來,也因此培養了我對於美感跟構圖的基本概念。
 
時間:2018年5月8日
訪談&整理:林峰池、楊國隆
林峰池建築師
現職 林峰池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Q 請問林建築師目前比較有趣的案子?
A 前幾年有個機會跟著在大陸的台商,一起到非洲北部的塞內加爾,參與一個社會住宅的案子,這個議題在台灣也正是大家很感興趣的議題。我比較了台灣跟塞內加爾這兩者之間的差異,除了地理、氣候條件的基本不同之外,最讓我感到差異的是「文化」的問題,這是我首次意識到「文化」才是一個社會跟人民形成地區特色的根本,也開始讓我回顧起以前曾經設計過的台北市創天價的豪宅案,跟我們現在談的社會住宅之間,回歸到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之後的本質是甚麼。由於這次的體驗,我開始認為台灣的建築師要往國外發展,去了解別人的文化之前,更應該先了解自己的文化,於是我再度回學校去念EMBA的文化創意與科技相關的課程,希望能擴展自己建築知識以外的視野。
 
Q 請問甚麼是「美」?
A我喜歡寫生,經常帶著畫本在外面到處跑,看到有感覺的人、事、物都想藉著畫筆將它描畫出來,也因此培養了我對於美感跟構圖的基本概念。畫圖跟攝影有個很大的不同,繪畫是藉著眼睛透過大腦再用手整理在圖紙上,於是對於細節的觀察對於我個人而言會更清晰,我覺得「美」就是在於找到人、事、物間的獨特性,而這獨特性被自然的呈現出來,這是我對於「美」的初淺觀察。於是後來我選擇建築設計當成自己的終生志業,希望在呈現美感及實用美學上能有所貢獻。
 
Q 請問設計風格與設計的內涵如何平衡?
A 設計是一連串解決問題的過程、小到磁磚分割及其他細部設計,大到周遭環境甚至文化議題等等,都看建築師有多大的心力跟功力去解決到甚麼程度。
我在設計中最開始思考的是土地跟人的關係,我習慣從土地跟土地所有者之間的關係或是土地跟周圍居民的關係著手,因為我覺得那是最迷人也是最有故事的地方。然後把觀察到的偷偷放到設計中。
 
Q 請問你對於未來的看法?
A 我們事務所一直是從事住宅、飯店及廠房類的建築設計案。對於未來,除了持續擴大目前的案件類型外,我們也逐漸由建築往室內設計的領域發展,希望設計的理念可以延續到整體。此外,我們也開始涉入歷史建築的修復及再利用的設計類型,我覺得這會是未來的趨勢。台灣的人口逐漸老化,建築物的老化也從沒停過,「都更」跟「危老」是解決建築老化的一種方式,但現有老建築物的再利用會是另一種較有溫度的改變方式。我覺得在興建更多建築物的同時,也該思考文化資產建築的維護,在商業建築與人文建築資產中求得平衡發展。我希望台灣人會更懂得去欣賞自己的文化,所以我們也開始參與一些建築美學的講座,希望藉著講座協助大家培養自己的美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