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able City(西門之丘) 
設計者:涂哲崎、楊愛萍
系所:中原大學景觀系
作品時間:2018年大三作品
指導老師:趙家麟老師
第1回 楊瑞禎建築師紀念設計獎 參加作品編號048
分類:景觀設計

 
設計說明
David Engwicht的研究中提到:「在未來20年,世界車流的交通量將會減半」,我們以此為前提,減少並縮短車道寬度,騰出更多公共空間,欲重新打造西區城市的大廳。
 
我們參考了Jeff Speck所提出的步行城市(Walkable City)的四大原則:「安全、有趣、有用、舒適」。就安全的面向來看,我們認為人不願意走在人行道上是因為人行道通常過於狹隘、人行道上沒有有趣活動吸引或是旁邊的汽車呼嘯感覺很危險。
 
對此我們利用聲音去吸引人,在筆直的人行道上增加一些乾式噴泉及創造市集活動可發生的空間。乾式噴泉除了可以產生水的聲音去減緩汽車的噪音,在雨天時也能收集雨水減少鋪面積水的問題,在使用上也可以作為孩童玩耍的空間。而在活動空間設計上,我們設計了架高的木平台想讓街道的空間兩側作為流動中間較為靜止的型態,木平台不只可以為西門町來往的人潮創造停留空間,也可創造假日市集及活動的空間,為人行道增添使用機能。
 
此外我們希望在人行道上產生一些和周遭汽車不同的聲音,例如水聲、樹葉聲、腳步聲甚至是嘻笑交談聲,透過聲音去界定不同的空間。
 
在廣場方面將基地西門商圈的徒步街向外延伸,在動線匯集處形成廣場,統合被成都路、漢中街切割得四個空間。欲減少人車衝突並擴增綠帶,在廣場的四周都會有活動發生,形成完整且友善的舒適空間。
 
中華路切割了道路兩旁的空間,我們欲以天橋的方式串聯道路兩旁的商業空間,橋上的空間,增加植栽綠色資源及座椅,打破天橋以往只有穿透性質的印象,讓橋上有更多活動發生,也讓橋的上下有了互動關係。橋下的空間利用打造戶外酒吧、咖啡廳等等,形成一連串的商業活動。
 
我們改變捷運站出口方向以及距離,以人看見的視線範圍範圍作為基準,欲讓旅客踏出捷運站時能有強烈透視感並將商業活絡的印象納入眼簾,走出捷運站時,以細長、深色的鋪面,引導並暗示人們望向西門紅樓加深旅客的印象,
 
在原本西門城門舊址上打造舊城門的框,將視線引導至廣場空間,在走向廣場空間時,以廊道的方式,用光影變化,較長且碎化的遮蔽感去模擬舊時人出入城門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