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回 楊瑞禎建築師紀念設計獎 參加作品編號 031
作品名稱:Interpretation: Expansion Form of Paiwan Tribe Stone Slab House
設計者:呂珂、吳宇承
系所:成功大學建築系大五
作品時間:2023.9—2023.11
指導老師:宋立文
 
設計說明
這個題目意在提出一種排灣族石板屋在現代可能具有的建築形式,沒有具體的基地。
 
我們考慮到,重建石板屋對於族人的意義在於重新整理自己的家,以及傳統知識的延續,如動工時靈媒的祭祀、石板的切削堆砌、族人的互相合作的生活模式——這種已隨時代變化逐漸顯得無足輕重的生活日常。但是,過去因石板容易取得而使用石板為主材的邏輯,在今日已被需保護珍貴石材而難以取得的邏輯替換,傳統的生活方式也給人帶來諸多生活上的不便利,如蚊蟲,漏水等。
 
是以,我們認爲,延續傳統不代表複刻傳統,期冀能以現代的建築形式與功法,轉譯石板屋的特定氣質與空間感受。
 
我們觀察到,排灣族石板屋的屋頂因其沉重巨大,石板的承重墻因其寬厚結實,構成石板屋給人的第一印象。所以,在設計中我們强調了屋頂這個元素,在既有屋頂下構建出第二個屋頂,分別承載屋頂遮風避雨的功能與心理感受,强調屋頂在頑劣自然環境中給人安心舒適的包被感。同時,對於石板屋的墻面,我們希望保留其予人的印象,但是解決采光與縫隙的問題。在橫向對比不同石墻的紋理后,我們認爲排灣族石板的精髓是帶有弧形的薄石板,所以設定三種不同尺寸的薄石板,以順砌和丁砌的方式組成新的墻面。
 
其次,我們希望尊重排灣族有聚居的習俗,所以在原本排灣族的平面基礎上進行些許改造。將原本位於石板屋四個角落的房間歸納到同一側,將另一側留出作爲完整的公共空間使用。排灣族有在棕櫚樹下舉行儀式的習俗,所以我們將中間留出一個圓形的戶外空間,作爲整個房屋的信仰中心。
 
最後,關於石板屋的天窗,排灣族的傳説中,第一個見到太陽的人會成為這個家族的領導者,所以,我們試圖以太陽在不同時間射入天窗,在墻壁上的位置,區分每個房間的個性。如,老大的房間在早上六點就能從房門口看到太陽,而老三的到中午十二點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