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回 楊瑞禎建築師紀念設計獎 參加作品編號 012
作品名稱: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設計者:王紫沛
系所: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大五應屆畢業
作品時間:2023
指導老師:吳光庭
 
設計說明
台南市後壁區的菁寮村,位於嘉南平原的中心,是一個人口約2千人的農村。
 
我不認為目前的農村再生計畫是台灣鄉村未來的唯一解答,老街、慶典、電視劇式的觀光策略是短暫的;而農田與聚落之間最原始的價值,也就是農村的「主體性」,是沒有被目前的規劃所揭露的。於是設計主旨想將農村生活與土地的黏著日常被展現。
 
以種稻米為主的村莊來說,這裡的天文觀就是看天吃飯。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之下,天象和土地的變化都成為了村民的內涵。我運用這個變化去理解灌溉水位、農作物的空間尺度、還有土壤作為某種農業生產地景,將節氣的概念具現化。
 
我的基地夾在集居的聚落和農田之間,也是鄉村區跟一般農業區的交界。基地北邊是村莊最南邊的一條柏油路,也是各種遶境活動離開村莊時的最後一條路。基地南邊是嘉南大圳的支線最接近聚落的地方。
 
這兩個邊界夾出了我認為目前氣質難以定義,卻是同時含有人為跟自然的力量的區域。
 
在基地北邊的交界,我做了一個線性的市場。就如同台灣鄉村地區規模不大、且沿街散落的市集活動一樣;基地南邊的嘉南大圳,目前的溝渠是被硬舖面蓋起的,而我改變並且擴張渠道的狀態,使水圳在一年之中扮演了灌溉水道、親水地景、甚至是天象刻度的角色。在市場跟水圳之間,我填入了開挖建築物的土,成為某種人工地景。它是輔佐在水田旁邊的腹地,如里山倡議所提及,是一個維持著土壤平衡與生態鏈的必須角色,例如育苗地、複層植栽、菜園、堆肥地等等。在這塊土地中,從育苗開始、到耕種水圳兩側不同性質的田、到收割、到碾米、到市場販售、烹煮跟用餐,而稻穀的副產物最終回歸土壤。萬物消長跟互相依賴,在基地內完成了一場生命的循環。
 
在水圳跟市場的交會處,我做了一個公營的碾米廠。這個碾米廠以及他周邊的場域,提供了返鄉青年、外來人口跟在地居民交流的一個公共場所。一年中兩次的稻米收割是農民最期待的時刻,碾米廠也會是最熱鬧的時候,這個圓 他在垂直水平的農田網格中,就成為了某種錨定點與精神聚集的場所。
 
這塊土地在形體上是一片難以測量的緩丘,在嘉南平原中成為了某種異質、異樣的存在。在起伏的土壤上,人有了新的角度去瀏覽農田風景。從粗糠回歸土壤,再從土壤堆積到能育苗的程度,會是一個好幾年的循環。可以上下移動的水平構架,是最直接的讓身體尺度去測量土壤使用的狀況。而土壤孕育的農作物,最後會放在聚落跟這塊土地之間的市場被展演。
 
在保有集居的聚落跟完整的農田的狀況下,在這兩者固定的邊界之間,水位、土量、植物這種會隨著時間變化的模糊邊界,是否可以同時在垂直跟水平的向度上被人感知,還有被身體測量,是我的設計手法想探討的。
 
一個務農者除了往返自家的田以及住家外,會去第三個地方,比如說自家院子、零碎的地、或是額外買一塊地,去進行輔佐水田運作的農活。比如說種植經濟作物、有機堆肥、農具維修或甚至是聊天等等。
 
這個第三個地方,目前散落在聚落與農田之中或邊界,一定會發生,卻不曾被重視。
 
當這些地被聚集起來,成為一個社區場域時,或許可以讓返鄉青年更容易融入這個農村、讓觀光客更容易看懂這個農村。這塊土地是最能襯托出農業行為到底如何配合節氣的,不是只透過看稻田現在長怎樣,而是看到"農村日常跟土地的黏著感"。我認為發明新的活動不一定適合鄉村的長期發展,而是要像這樣把原本就有在發生的事情放大,才是救活鄉村的關鍵。